第198章 我有一间实验室(1 / 4)

章杉注意到现在读的这本书里面提到的轶事。

“20 世纪60年代是大型、复杂操作系统盛行的年代,比如ib ns360 nney ell的 ulticsns360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软件项目之一,而 ultics 虽然持续存在了多年,却从来没有被广泛应用过。贝尔实验室曾经是 ultics 项目的最初参与者,但是因为考虑到该项目的复杂性和缺乏进展而于1969年退出。鉴于 utics 项目不愉快的经历,一群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kennn、dennisn llny和nenssanna,从1969年开始在 dec d7计算机上完全用机器语言编写了一个简单得多的操作系统。这个新系统中的很多思想,比如层次文件系统、作为用户级进程的shell概念,都是来自于 ultics,只不过在一个更小、更简单的程序包里实现。1970年,han给新系统命名为“unix”,这也是一个双关语,暗指“ultics”的复杂性。1973年用c重新编写其内核,1974年,unix开始正式对外发布。

贝尔实验室以慷慨的条件向学校源代码,所以unix在大专院校里获得了很多支持并得以持续发展。最有影响的工作发生在20世纪 70 年代晚期到 80 年代早期,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在一系列发布版本中增加了虚拟内存和 ter协议,称为unix4xbsdfarenn。与此同时,贝尔实验宣也在发布自己的版本,称为systevunix。其他厂商的版本,比如sunnsystes nris系统,则是从这些原始的 bsd和syste v版本中行生而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unix厂商试图通过加入断的、往往不兼容的特性来使它们的程序与众不同,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为了阻止这种趋势,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开始务力标准化unix的开发,后来由richard nsix”。结果就得到了一系列的标准,称作osix标准。这套标准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unix系统调用的c语言接口、shell程序和工具、线程及网络编程。最近,一个被称为“标准unix规范”的独立标准化工作已经与nsix一起创建了统一的unix系统标准。这些标准化工作的结果是unix版本之间的差异已经基本消失”

章杉敏锐地注意到似乎两本书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东西——贝尔实验室~

1925年1月1日,当时ataat总裁,华特·基佛德(alternrd)收购了西方电子公司的研究部门,成立一个叫做“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的独立实体,后改称贝尔实验室。ataat和西方电子各拥有该公司的50的股权。在二三十年代,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推出了远距离电视传输和数字计算机,领导了有声电影和人工喉的开发。两项信息时代的重要发明晶体管和信息论都是贝尔实验室在40年代研究出来的。贝尔实验室在50和60年代的重大发明有太阳能电池,激光的理论和通信卫星。

而到今天,贝尔实验室共获得两万五千多项专利,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获得三项多专利。贝尔实验室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生产和富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使朗讯科技(centngies)公司在通信系统、产品、元件和网络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一共获得8项(13人)诺贝尔奖(其中7项物理学奖,1项化学奖)。

随便一个实验室就这么刚的么?

章杉觉得他也有必要做个实验室,虽然做不成钢铁侠那种高端的。

但简易的能讲想法变现的实验室还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虽然章杉从来没从事过类似的工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