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都是我,都是我……是我害的,我害的……”
这事的源头确实可以追溯到小费的成分上头。
他原来也是个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只是出生于大资产家庭,在这个时代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他一共有4个孩子,早在被打倒之前,有远见的岳家便将孩子们的户口都迁出去,放到他妻舅名下。
小费那时执意要求同李华离婚,但李华拒绝了。她们夫妻是自由恋爱,感情极深,李华打死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大难临头各自飞,哪怕只是假装离婚也不行。
小费倒霉后就没有了收入,家产也被抄走了。李华因为不肯离婚,也从坐办公桌的岗位被调到了车间,做了车衣服的工人。
李华每月的收入一大半都送到娘家——谁都不容易,总不能让娘家的父母兄弟给她养孩子。
小费则被赶去扫厕所、扫大街、掏下水道,什么脏什么臭就让他做什么。本来这样的活会一直干下去,后来他有一次陪斗,被人打伤了头,记忆力有些不好了。像掏下水道忘记复原盖子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发生这样的事情就要挨打,被打完了,记忆力和精神状态更差,简直成了恶性循环。
居委会一方面怕出事,一方面也是怜悯他,索性提出不让他去了,倒成了专业陪斗人员。小费的孤僻怕见人,就是这么来的。
而李华呢,她本来气质高华,人长得又好。丈夫不能保护她,反而成了她身上的靶子。
慢慢的,就有不怀好意的男人盯上了她。只是这年头对耍流氓管得严,李华也坚韧又有智慧,从来没叫人得手过。
只是,被人觊觎的事情在厂里不是秘密。男人没有操守,他们的妻子却只怪李华水性杨花,勾引得人无心在家。她们到处散播李华的谣言,把李华塑造成人人不耻的女子。
留言传到青松耳边,对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来说比杀了他还难受。
他一方面理解世道逼得父母毫无还手之力;一方面又恨不得父母能奋起反抗,哪怕拼个鱼死网破,至少不是毫无尊严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