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易云龙在算计细川,那边的李久早就把石板村的鬼子算计进去了。
石板村现在驻扎着2个小队的鬼子,这是一个地方保安性质的中队拆解开来用。类似这样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抗战早期。为了应对占领区民众的反抗,鬼子在17和常设师团的基础上进一步扩编了许多独立旅团和混成旅团,这些部队其实就是在占领区的驻守部队,一般这样的部队不用于战役性的野战,而主要是对驻地附近进行清剿和占领一些军事要地。在抗战初期,日军为了控制华北,在县一级的地方驻扎一到二个大队,然后把兵力细分到小队,像撒胡椒面一样的在各个要地驻扎。石板村驻扎的2个鬼子小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分兵守地的。与之相同的就是在南寨集和路河口这些地方也分别有一个小队驻守,无非是防止八路军游击队截断其进山部队的粮道。
兵法云,留人失地,人地皆留,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到了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发现鬼子这样的小部队并不难打,于是,各种战法战术出现,也掀起了一股“打鬼子炮楼”的。等到1943年以后,八路军基本上找不到还可以攻击的“鬼子炮楼”了,
打鬼子炮楼的核心实质就是一种战场角色的移位,八路军从单纯的防守游击转换位进攻袭击。同时,日军的防守还犯了兵力分散的兵家大忌,使八路军一小股一小股的把日军蚕食光。等到冈村宁次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后才发现问题的严重,可是已经悔之晚矣,到了抗战后期,日军在华北仅仅是驻扎在相对人口较多和重要战略据点里,几乎整个华北都是八路军的天下。
指挥石板村的是鬼子中尉前田晋三。是分拆开的大岛中队里的“执行官”(这是个翻译理解问题,其实这个执行官就是个队副)大岛经过五里牌战斗后,脸上留下了一条伤疤,虽然已经痊愈,可是那条疤却是翻出来刚刚长好的樱桃红,正因为这样,大岛没有随细川进山清剿,他的部队被分成了2部分,2个小队在石板村,1个小队在县城。李久攻击县城之后,大岛在县城的那个小队被弹药库的爆炸给葬送了,没逃出来几个。
要说李久没有耍心眼,完全是误打误撞怕是连鬼都不信,可是,难道说李久在那个年代就有定时器和遥控器吗?当然不是了,不过李久有李久的办法,那些流的满地的燃油不是李久为了泄私愤或者是让韩大牛他们去“卖块”冒傻气,而那写流出来的燃油本身就是个大引信,当李久在不远处看到鬼子“蜂拥而至”去查看仓库的时候,李久在300米外发射了2颗,随即甩开大步去追赶小贾他们,还有比这个更准确和有效的吗?
大岛在宪兵司令部里,正在与花姑娘“吆西吆西”的干活,传来的爆炸声让他想起了五里牌的噩梦,等到大岛搞清情况时,他发现自己成了光杆司令,整个县城也凑不齐超过一个班的日军士兵了。大岛“不糊涂”,立即通过电报把发生在璋德县城的事情向细川做了报告,并且建议调石板村的驻军回援县城。
细川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没有完全同意大岛的建议,但是基本上也算是批准了大岛的回援计划,怎么说呢?按照大岛的意思,大岛要把驻扎在石板村的2个小队全部调回县城,以增加县城的弹压强度。可是细川却只批准调回去一个小队,在细川看来,县城原本就是留了一个小队,是被狡猾的土八路偷袭才失手,如果加强戒备,用一个小队维护治安足够了,没有必要放那么多人在县城。
大岛无法理解细川的布置,可是他们之间的联络又不是电话,可以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这样的分歧经过电报往来讨论,怕是要花点时间了。所以,大岛干脆先调一个回来再说,身边没兵,大岛没有安全感,就连那话儿都缩得看不见了。
细川坚持要留一个小队在石板村也是有目的的。他现在率领川崎大队从槐树村反向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