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2天-在埃及博物馆体验时光倒流的奇趣(1)(3 / 7)

说他转眼之间就看不见我的身影,于是,到处找我,等找到我时,发现原来我就在导游身边,他也就放心了,他叮嘱我跟着导游就不会丢!

其实,我是不会丢的,因为我特别爱听导游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所以我会紧跟着他。导游像一只“蜂王”,带着我们这一众“小蜜蜂”,徜徉在文物的“花园”中。相反,我最担心的是爸爸,他有时被展品所吸引,喜欢认真细致地欣赏,有时又喜欢走进角落,希望把所有的展品都能看到,所以,他才更容易被落下。不过,爸爸说,他有办法找到我,因为当他的讲解器里听不到导游的声音时,他就知道他掉队了,于是,他就寻找我的紫背包,因为,我的背包是明亮的紫色,非常显眼,只要找到紫背包就能找到我,找到我就能找到团队。

爸爸还真有他的防掉队秘诀!

随着导游的一路趣味横生地讲解,慢慢揭开了很多珍贵文物的神秘面纱,让我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

在第一层展厅,陈列着大量的石棺和雕像。

石棺有方形和人形两种,其中方形石棺出现的时间更早些,后来逐渐升级成人形石棺。这些石棺可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享受的,而是国王和少数权贵的专利。在石棺上刻满了奇特的符号、神像和装饰画,这些信息只有非常利害的专家才能破译。不过,导游告诉我们,这些神秘的符号,有的用来防止盗墓者入侵,保护法老的安宁,有的是用来让法老获得重生,还有的用来描绘法老在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生活。

了解了这些,是不是觉得法老也可爱?

一层展厅除了大量的石棺,还有众多的雕像,比如法老、王后、王子、祭司、书记员、儿童等等,各种身份的人都有,它们有的站立,有的行走,有的则庄重地坐着。当然法老的雕像是最多的,也是最复杂、最难看懂的。

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了如何来欣赏和解读一个法老的雕像。

首先看雕像的王冠和头巾。

王冠是法老高贵的地位和无上权利的体现。有的法老戴着一种像倾斜的保龄球一样的高高的白色王冠,叫白冠;有的法老戴着一种像斜柄酒提子一样的矮矮的红色王冠,叫红冠。带白冠的是上埃及的国王,上埃及就是埃及的南方,相当于今天开罗以南的区域;带红冠的是下埃及的国王,下埃及就是埃及的北方,相当于今天开罗以北的区域。因为尼罗河是从埃及的南方流向埃及的北方,最后到达地中海,所以也就相当于从上埃及流向下埃及。上下埃及统一后,法老的帽子就合二为一了,这时候的王冠就更有趣了,从侧面看,就像一只保龄球装在酒提子里。在法老的王冠上通常带有两种重要的吉祥物,一种是上埃及所崇拜的鹰,一种是下埃及崇拜的眼镜蛇。除了王冠以外,还有一种头巾,也只能法老专用,这种头巾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尼姆斯巾冠”,其实,就是狮身人面像所戴的那种头巾,这种头巾,在法老的人形棺材上出现得最多,通常带有蓝黄相间的条纹。

再看雕像的胡须和头发。

你可能没想到,法老下巴上精心编织的、粗长的胡须,全都是假的,它只是一个装饰,但是,这个假胡须只有法老和神才能拥有,一般人不能使用,从而显示出法老和神的高贵身份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胡须的形状很有讲究,如果胡须是直的,则代表雕像中的法老在雕像完工时还活着;如果胡须的末端是翘起的,则代表这是一个已经死去的法老或者这是一个神像。

不仅法老的胡须是假的,就连法老的头发也是假的。实际上,不仅仅法老,所有古埃及人都崇尚戴假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古埃及人特别爱干净,每天早晚都要洗一次澡,在一些重大活动前要沐浴更衣,如祭祀、葬礼活动。因为他们认为,身体不干净,就是对神的不尊敬,而头发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不仅洗起来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