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与燕(4 / 5)

阿银千呼万唤始出来。

还有一句何妨吟啸且徐行~

第三十个

一念而笑

应是真正意义上的随笔,思想和情绪的纯粹流露。

感觉他好像就坐在对面,起码也是在电话的另一头,很奇特的感觉。

想到什么说什么,喜怒哀乐分明通透。

不讲究平仄句式,不在乎结构关联,侃侃而谈推心置腹,时不时打个岔说些旁的。

时间2019727

[还有很多很多,毕竟是大神级别的书,就连书评都能汇聚成一本散文集,所以请容许我此处省略万字

如有兴趣,请移步书圈。]

我看完书后又重刷了一遍帖子,因为些已经忘记了。

现在一共有3600帖。

这真是个令强迫症喜欢的整数。

咳咳,回归正题,我是在说这本小书书。

我想用雅俗共赏来形容,不管是处于什么哪个阶层,哪个行业的人,都能拿来读一读。

绝对会受益匪浅。

我看书有个习惯,如果有心动的地方一定要拿笔抄个不停。

家里有打印机,可是却从来没用过,因为打印会破坏我心中的仪式感。

这本书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几乎笔不离手,全程在记录。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作为愚者,虽有千虑,可仍旧会有一得,而《夜与燕》可能就是我近期的一得。

它有着独立的思想性和价值感,每一篇都可以独立存在、独自成文,每一篇读来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紧紧跟随阿银的思路脉络,亦步亦趋,常有意趣和发现。

所以我借用八个字来形容书中盛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笔风骚掩映下,迸射而出的独到、锐利的思想光芒。

透过阿银的视角,我似乎看到了阿银不经刻意便缔造出了另外一个澄净的世界。

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都会闪耀着不同的光彩,像是我们生活在了不同的国度。

我不敢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读,所以每次一读,都会沉浸其中,时光悄然逝去。

阿银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序。

我想到了另一句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古文观止·序》

它出落得清丽脱俗,不拘形式,在网文快餐时代确实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怎么有点商业吹捧的嫌疑?

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来换种风格。

符合一下当代青年的口吻

期待回看

有关于平淡小事的暗自喜欢

偷偷章评总没完地悦然点赞

试探地留言多随意又简单

时已过半

对书的喜爱不敢太明目张胆

在原句停顿的思考始终不断

空空手机电

多无奈又为难

读完释然心安

时间逝去后

你与我再互关

小欣然

心慌乱

忽然间自豪满满

看书着理性的调皮的宠溺的

温暖的

一个个慢慢浮现

回应着洒脱的自由的可爱的智慧的

将所有规则打翻

怎么会太大胆不死板太果断不为难

欢腾着肆无忌惮

怎么会翻开了浏览了留言了合上了

念念不忘再回看

任由着灯微闪心波澜书翻篇我感叹

是谁在徐徐而谈

任由着我来了你笑了我走了再回看

与书友默契浑然

会明白诗歌的音乐的电影的动物的

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