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差距,但差距总算不大了。
现在,自己该考虑养炼心气,点燃心火之事了。
前世自己静读道藏,参悟黄庭,养出一道‘清净自然,赤心体道’之心气。
此气虽妙,但与自己的纯阳元神甚不匹配,甚至有所冲突。
今世不必再走前世的路。
得好好想一想,要养出怎样一道心气?
如今太阳消失,诸邪流杂大地,天道难明,正是匡正大道之时。
不妨养出一道浩然正气。
此亦能与自己的纯阳元神、日后的后天太阳神胎相配,更合冥冥之中的规律,太阳一出,诸邪避退!
……
“呼……”
刘邦定下心念,便开始思索如何养炼浩然正气。
这个世界,还未听说温养出浩然正气的先例。
但在刘邦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自孟子提出浩然正气的这一概念之后,以言行养浩然气,为天地立心,匡扶社稷正道,已是一个国度绝大多数生民的信念。
‘不妨就以孟圣提出浩然正气之概念的那篇文章,作为自己温养浩然正气的起始。’
心气温养,讲究无有根脉,如此养出的心气方才只属于自己。
现今多数修行者为求速成照之境,已不太遵循这一原则。
但刘邦却知道,不遵循这一原则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自己所养之心气,有迹可寻,那它就既可以属于自己,亦可以属于别人,更可被天道窥知。
如此,便有根基被道鬼吞噬之危。
重活一遭,刘邦不会再让自己面临如此凶险。
以自己穿越前的那一个世界,圣者贤明的文章养炼浩然正气,正合了‘无有根脉’这个原则。
因为,穿越前的那个世界,经刘邦几世推演,已能确定。
那方世界早已湮灭于亘古岁月里。
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偶然。
既然如此,那方世界所存在的东西,也就只独属于自己这个唯一的后人。
刘邦排除杂念,拿起一支毛笔,蘸了蘸墨水,提笔写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所谓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
一个个墨字落于纸面。
屋外天空,横过一道道雷光,竟将大地映照得比白昼还要亮堂。
堂皇雷光之下,包围着刘邦小院的阴气纷纷流散,退避三舍,仿佛屋内蕴藏着让它们恐惧的事物。
刘邦提笔写字,浑然忘我。
在他头顶,虚空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赶在阴煞充塞,填补缝隙之前,内中降下濛濛清光,融于刘邦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