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辉酒接过卷尺细心地测量起可疑的一大一小的脚印,以及从脚印的轻重、步态、步幅、虚边、压力、带土等情况进行分析,初步判断人的性别、职业、身材、习惯、年龄、身体特征等。
“第一组,平均长度26.8,脚印较深,步态较重,跨步较大,脚印之间的距离均匀,男性……”
“第二组,平均长度24,脚印较窄且中间面积虚空,步态较轻,步幅较小,女性高跟鞋……”
步法追踪是刑侦技术人员根据罪犯遗留在现场上和来去路线上的足迹和步态特征,结合深入群众调查访问,利用罪犯来去在现场时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物质变化的迹象,循迹追踪,寻找罪犯逃离现场后的方向,并进一步发现痕迹物证的侦查措施。
一般粗糙的地面(草地、石块、砖块等)的痕迹体个面可塑性弱,不利于步法追踪,而稀释过度的粘土地面可塑性强,则有利于步法追踪。
在刑侦痕检中,根据脚印的大小,还能够推测出罪犯的身高,这是符合科学的。科学家们测量了许多人的身高和脚印长度之后,得出了从脚印长度推算身高的公式:
身高厘米=脚印长度厘米x6.876
实际的脚印长度约等于鞋测量长减去0.5,身高误差一般在5以内。
“即第一组脚印所属人的身高约在180左右,第二组则是161左右。”
接下来,梁立辉在可疑脚印旁站了一下,然后测量自己脚印深度,与之深度相比。
在泥地里,体重越重的人,脚印越深。梁立辉知道自己的体重,一比较,可以大致估计出罪犯的体重,也就可以推测出罪犯的胖瘦了。
“老伯,昨晚有下过雨吗?”
“有啊……下挺久的。”
“前几天呢?”
“没有。”
梁立辉点了点头,“脚印光滑,没有麻点,无疑是雨后留下的,并且就在昨晚。”
脚印上如果有许多麻点,说明是雨前留下的。麻点少而浅,说明是在雨快住了的时候留下的。
“再根据一系列的脚印、足迹,可以大致判断罪犯的年龄,”梁立辉说,“第一组罪犯走路稳、慢,脚印间的距离稍微变短,第一组是中年初期,也就是3040岁之间。”
“第二组步伐有点乱,脚印间距离不匀,说明该女性罪犯可能精疲力尽,比较紧张,或者已经受了伤,年龄介于2535岁之间……”
很快,两个罪犯的样貌形态就出现在了梁立辉的脑海里挥之不去。